丝纶的诗词有:《渔父·如何小小作丝纶》《渔父·重整丝纶欲掉船》。
丝纶的诗词有:《袁高给事·掷毫不肯草丝纶》《览柏中允兼子侄数人除官制词因述父子兄弟四美载歌丝纶》。结构是:丝(上下结构)纶(左右结构)。注音是:ㄙㄌㄨㄣ_。拼音是:sīlún。
丝纶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1.用以称帝王的诏旨。2.钓丝。3.丝。粗于丝者为纶。
二、引证解释
⒈后因称帝王诏书为“丝纶”。引《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孔颖达疏:“王言初出,微细如丝,及其出行於外,言更渐大,如似纶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记》称丝纶,所以应接_后。”唐杨炯《为刘少傅谢敕书慰劳表》:“虔奉丝纶,躬亲政事。”明徐复祚《投梭记·折齿》:“奉丝纶来报里阎,访贤才作楫济艰。”⒉钓丝。引唐无名氏《渔父》词:“料理丝纶欲放船,江头明月向人圆。”宋张先《满庭芳》词:“金钩细,丝纶慢_,牵动一潭星。”明高明《琵琶记·官媒议婚》:“笑满船空载明月,下丝纶不愁无处。”胡惠生《赠王亦梅》诗:“西湖风景好,何日理丝纶。”⒊即丝。粗于丝者为纶。引三国魏曹植《车渠_赋》:“_丝纶以肆采,藻繁布以相追。”
三、国语词典
语本《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后用以称帝王的诏旨。
四、网络解释
丝纶丝纶,是汉语词汇,拼音:sīlún释义:1、皇帝制诏及三省同奉圣旨所发省札之类的泛称。2、钓丝。3、即丝。粗于丝者为纶。
关于丝纶的诗句
丝纶三千丈丝纶三千丈北阙丝纶
关于丝纶的成语
大展经纶丝丝缕缕满腹经纶丝丝入扣纶音佛语纶言如汗纶巾羽扇蓑笠纶竿
关于丝纶的词语
纶言如汗纶音佛语满腹经纶经纶满腹蓑笠纶竿经纶天下世掌丝纶佛旨纶音大展经纶翠纶桂饵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丝纶的详细信息
7.32?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注释
▲歌:咏;用诗词等来描述,抒发感情。
▲善:尽善尽美之“善”,指乐曲优雅,符合儒家礼乐思想。《八佾篇》3.2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和[hè]:应和,唱和。古人和歌指和诵诗歌,自己吟诵诗歌以迎合他人之诗歌。
译文
孔子听到别人诵诗,乐曲优雅,他一定会请他再吟诵一遍,然后自己跟着一起唱和。
学而思
参读:
《八佾篇》3.23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述而篇》7.14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泰伯篇》8.8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罕篇》9.15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卫灵公篇》15.11子曰:“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佞人殆。”
知识扩展
和诗:在传统诗歌学里,和诗是由两首以上的诗组成,第一首是原唱,接下去的是附和。
唱和: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依照原韵相应作答。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作者贾至? 朝代唐
银烛熏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和贾舍人早朝》
作者岑参? 朝代唐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和贾舍人早朝
作者杜甫? 朝代唐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作者王维? 朝代唐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本文地址:http://dufengvip.cn/post-1369.html
未标注转载均为本站远程,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